专家视点 zhuanjiashidian

刘海波:以培养电影工匠为目标 推动影视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6

 

文章节选

      

综观世界各国,特别是电影产业与教育发达的北美,电影教育始终存在两个方向,一是把电影教育学术化,把电影作为学术研究、文化研究的对象进行史论研究,并将此知识结晶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学科通常存在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学院甚至文学系。另一个方向就是培养能够从事电影创作和制作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北美的美国、加拿大,还是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波兰,亚洲的韩国、日本等,都不乏培养电影创作人才的专门学院,成为电影艺术家的摇篮,当然,我们中国的北京电影学院也跻身其中。而在后者队伍里,除了颁发学位的大学及学院之外,还有一支队伍,就是非学历的培训机构,如著名的洛杉矶电影学校、纽约电影学院(近年增加了学历教育)、温哥华电影学院等。国内的影视教育改革虽然刚刚起步,但是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应用型”人才培养。2014 年,上海大学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合作成立国内首家全外教、全英文教学,“原汁原味”引进北美电影工业规范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学院立志用十至十五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一流亚洲最好的电影学院,成为培养富有创意并符合国际电影生产需求的高端艺术人才摇篮”;2016 年11 月,阿里巴巴影业与上海戏剧学院、复星集团联合成立“上戏—阿里电影学院”,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顶级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在其原有办学模式上进行深度创新,用以培养适应全球化市场需求和产业应用需求的影视行业高素质人才”,“要通过产学研结合创新电影人才培养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具备优秀专业能力和全球化视野的高端电影人才,成为未来中国电影行业的中坚力量”(6);2016 年12 月19 日,“2016 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在杭州拉开序幕,在峰会上,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宣布启动,将于2017 年9 月正式开学,据报道,“该学院立足于‘国际化、高端化、项目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互联网新媒体资源,探索政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应用型高端影视专业人才”。(7)上述创新型电影学院的纷纷诞生,标志着中国电影教育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鉴于国内电影人才的短缺不仅仅指满足中国内部电影产业需求,同时还要应对国际电影市场竞争。因此,通过国际合作,从国外直接引进先进的师资和课程、培养国际化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成为电影教育改革的优选。对这一路径最早觉悟并付诸行动的是国际化都市上海。2013 年,上海市启动“人才引领、全面发力”振兴电影产业战略,在全面评估了电影教育改革的可能路径后,确定了通过国际合作的电影教育实现影视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也就是俗称的“弯道超车”战略。与上述两所学校不同,上海及合作办学方上海大学的步伐走得更远。由于体制内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滞后性,上海在合作办学的摸索中,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直接放弃通过学历教育进行首先合作的选项,选择了通过非学历教育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国际化人才的更迭。这就是已经成立三年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办学模式。而上海市和上海大学之所以敢大胆地走出这一步,也是基于电影行业重能力不重学历,重创意不重学术的专业特点。三年来,该校不仅吸引了大量已经拥有大学、研究生学历的从业者和跨行业者前来学习,而且其高达80% 以上的影视创作一线从业率,特别是大量学生进入国际公司和国际合拍项目,印证着这条道路的可行。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作为案例的教育探索

2014 年9 月正式开学的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作为目前唯一一所已经进行了创新型教育改革实践的学院有些探索或许值得借鉴。

(一)选拔师资:不重学历学术,重视资历能力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长期保持了20 名外教和十余名中方教学及辅助人员的教学队伍。在选拔教学人员时,学院以“能否胜任高水平实践教学”为最高原则,摆脱掉以学历衡量师资的包袱,而是着重看他们的资历和能力,即,一看他们是否有在业界工作的履历;二看他们是否参与过项目生产、是否有代表作;三看他们是否有教学经验。在这一标准下,化妆专业、录音专业甚至电影专业的有些专业老师,或没有对口专业的学位,或高中毕业后进入非学历的专业学校学习,没有高学位,但他们都有丰富的业界一线工作经验,参与过众多影视作品创作,有能力带给学生实践技能,适合培养工匠型电影人才。目前这支国内绝无仅有的可以使用全英文进行高水平电影实训教学的国际化师资团队,在培养国内学生的同时,具备了辐射国际的教学能力,同步招收了来自欧美的留学生。

(二)专业设置:打破常规另起炉灶,引进北美专业

作为国际合作学院,在专业设置上,该院“原汁原味引进”了北美的“电影制作专业(融合制片、导演、摄影、美术、剪辑等五大方向,另外还有编剧、助理导演、录音等课程)、视觉媒体声音设计专业、三维动画与视觉特效专业、影视化妆专业、影视编剧专业、影视(双语)表演专业”等,既有综合型专业,也有细分型专业,不仅在专业名称上不同于教育部的学科目录,有些专业更在目录上找不到,国内也并未开设。

(三)教学内容:不求全才通识,集中专技实践

由于学员主体为大学毕业或研究生毕业,加上主干课程仅有一年,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学院把全年不少于1200 小时的教学集中于所学专业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接受专业训练的时间大大超过了一般大学的四年学习,以确保培养出当前电影行业里急需的“片场工匠”。当然,学院也适当开设了一些跨专业的史论课程,以建立学生的全球视野和比较视野、“形成学院自己的美学共识”(贾樟柯语),在“打磨工匠”的同时,给“未来大师”的出现留下通道。事实上,由于学员大多已经受过良好的影视史论教育,或者拥有文史哲等跨学科的背景,学院教学不过是给他们补上了至关重要的最后一块短板,“有深度的电影人”可能更容易从这种教学模式中走出。

(四)教学方式:围绕实践实行高强度实训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实行工作室制模拟项目教学。在硬件上,学院24 小时开放,学生刷卡可进入自己的专业教室、工作室,免费使用本专业的设施设备。在课程设计上,教学围绕实践展开,以电影制作专业为例,每两个月即八周为一个学期,第一、二学期的最后一周为拍摄周,每六个学生为一个组,一周至少拍摄六部作品,学生在不同的作品中轮岗。第三学期则是经过遴选,平均每组遴选一个剧本,用三天拍完。此后学生在选定方向、深入方向课学习的同时,第四学期打磨遴选毕业作品剧本,第五学期准备并完成实拍,第六学期完成后期合成,并有机会继续拍摄一部短片。整个学制安排,就是一个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完成作品的过程。但是学院的短片项目并非来自产业的实际项目,而是高仿真的模拟项目,以确保训练自身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循序渐进性。

(五)教学语言:瞄准国际,坚持英语教学

该院师资队伍主要为外籍老师,兼有部分双语助教,实行全英语教学。实践证明,经过三个月到半年英语环境的强化,绝大多数学员可以突破语言关。当然,学院也提供半年到一年的免费英语预科。从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看,外语能力成为学生重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电影行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化产业,不仅国际合拍已渐成常态,国际化剧组,即剧组成员来自世界各国更是比比皆是,能够使用英语进行片场交流将越来越成为新一代电影人的必备技能。

(六)招生方式:不看分数看重作品和潜质

作为一所既面向国内生源也面向国际生源,既面向高中毕业生也面向成人的国际电影学院,该院招生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而是整合了国外高校的申请制和国内通行的校内测试,其中申请人的履历特别是创作专业履历、已有作品和推荐信是录取的重要参考,专业热情、专业潜质和专业基础是学院招生的三大考察点。虽然该院入学没有国家统一考试,但其学员质量不逊于一般大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筛选门槛是高学费。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作为理性人,只有那些怀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致力于未来从事电影行业的学员及其家长才会越过学费高的门槛申请入学。

(七)产学合作:毕业生可获学院终生支持

谈到产学合作,一般大学所做的通常是让学生能够到企业实习,或者承接一些产业项目。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产学合作则指“师资来自产业、学生来自产业、教学内容来自产业、教学产品及学生(有能力)服务产业”。与一般大学在校期间参加实习不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规定学生在学习时间不得参与商业项目,但是学生毕业三年内,学院通过学院出品、联合出品、校友支持等政策,对校友主导的项目予以设备、场地、资金、人力协调上的支持。学院还在上海大学科技园区和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设置孵化中心,孵化校友项目和公司。院长贾樟柯更提出,要对校友终生服务,每年学校会组织两场专门针对校友的创投活动,让校友通过在学院的学习,不仅学到真本事,找到团队,还可以找到资金和上下游的合作方。

 

          刘海波,上海大学教授/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  常务副院长

 

Copyright 2018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18103号-1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号B区103(电影频道院内)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  电话:010-82040173  电子邮件:huodong@camte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