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全国青少年原创影片大赛征片启事 |
青少年原创影片大赛,作为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的重要活动,于2012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本届大赛定于2020年8月-10月期间举办,将包括一个主竞赛单元和两个特别主题单元。大赛将继续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为全国热爱电影创作实践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助力京津冀一体化。除了参与本次比赛外,优秀作品还将推荐到金鸡百花国际微电影节或海外相关青少年电影节进行展映交流。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作品主创人员(主要是编剧、导演、主演3类人员)须为国内(含港澳台地区)在读中小学生。各地区、学校可集中组织学生作品参赛。 二、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青年宫 承办单位: 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组委会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微电影工作委员会 三、竞赛介绍 竞赛单元 竞赛单元主题、类型、题材、形式不限,拍摄、制作工具不限;并同时包含“疫情中的故事”、“迎冬奥”两个主题单元,鼓励青少年尝试用多样化的手段与形式,通过镜头语言多角度的塑造人物、提炼情节,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并鼓励青少年自编、自导、自演、自制出更多类型的优秀原创作品。 四、活动安排 (一)征集阶段(2020年8月-10月) 通过各级团组织、中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电影节自媒体等形式,发布征片启事,进行原创影片作品的征集工作。 (二)评审阶段(2020年10月中旬) 作品征集完成后,组委会将邀请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中心的青年导演、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复审,选出入围作品;组织大赛评审会对复审通过的作品进行终审,评选产生出本届大赛相关奖项。 (三)提升阶段(2020年11月) 本届电影节与专业院校的青少年影视教育专业教师合作,结合电影节十五年来开展青少年演电影拍电影活动的实践经验,从电影创作、取景、分镜、拍摄、剪辑等方面入手,编印《青少年微电影创作课本》。组委会将把电影节《青少年微电影创作课本》发放至各获奖学校或组织机构,为其之后的拍摄创作指导使用。 (四)展映阶段(2020年11月-12月) 作品完成评审后,将在电影节视频专区进行优秀影片网络展播。 五、奖项奖励 (一)作品奖 组委会将为各获奖者颁发证书、奖牌及提供支持拍摄器材的租赁。 “最佳影片奖”5部 “最佳导演奖”1人 “最佳编剧奖”1人 “最佳男演员奖”1人 “最佳女演员奖”1人 “集体表演奖”2部 (男女演员奖与集体表演奖的奖项比例将根据最终评选影片的实际拍摄人员而定) “优秀影片”奖15部 (二)组织奖 历届青少年原创影片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地区和相关教育机构的支持。因此,组委会对积极组织作品参赛、大力支持本届大赛的学校或组织机构设立了“最佳组织奖”。凡是本届大赛报送影片在5部以上的学校或机构均可申请,组委会将会根据报送影片数量、质量等评出本届大赛“最佳组织奖”。 六、大赛评审会 电影节组委会将邀请著名导演、演员和专家组成本届大赛评委会,由评委会专家对进入复审的作品进行终审,评选产生出本届大赛的相关奖项。 七、大赛细节说明 (一)作品要求 1.作品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与其年龄及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审美要求相适应; 2.参赛影片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或团队近年自行创作的作品,并经原创者或原创团队同意; 3.作品时长: 10—30分钟; 4.鼓励为画面配上中英文字幕,便于向国际机构推介; 5.影片如有海报、剧照、拍摄花絮照片等,可随报送影片一起提交(电子版即可); 6.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附加一份原始分辨率的20秒片花,此片花为原片精彩镜头剪辑版本,格式要求详见作品提交。 (二)报名时间 征片时间从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 (三)报名表下载地址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5VXvHPtNWErOAIz3YBNjow 提取码:tlhm (四)作品提交 1.作品要求: 1)分辨率: 分辨率不超过1920*1080的视频文件; 2 )Quicktime(MOV)格式、H264视频解码、MPG格式、MP4格式、AVI格式。 2.提交方式: 网络提交:参赛者首先将视频自行上传至自己的百度网盘,然后将报名表格(需签字或盖章后)以图片格式和参赛视频的分享链接、提取码,一起通过邮件发送到青少年电影节组委会邮箱。 注: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发送电子报名表格至邮箱: gyhd2bgz@bjyouth.gov.cn 参赛作品应尽早提交,以便于组委会发现问题后及时与创作者沟通,以防出现视频不能播放、格式不对等技术错误,以免影响参赛。提交作品不予退还。 (五)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必须由参选者本人或团体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组委会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表彰的权利。 2.对于参赛作品,组委会与合作组织有权无偿在公共媒体上作非盈利性展示、展播、结集出版,或用于公益宣传与艺术教育等非商业性活动,或授权第三方视频平台播出,参赛者特别申明不得使用者除外。 未尽事宜,请与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组委会联系。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B座18L (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 邮编:100035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10-51901737; 电子邮箱: gyhd2bgz@bjyouth.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