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服务

xingyefuwu

学术研究 xueshuyanjiu

数字时代电影教育、流动性与故事讲述 ——“无处不在的电影”国际会议综述

Education, Mobility, and Storytelling in the Digital Age-A Summary of the “Ubiquitous Cinem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7年4月27-29日,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阿姆斯特丹全球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无处不在的电影——数字时代的电影教育、流动性与故事讲述”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开幕式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教授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高伟云教授共同主持。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侯光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侯书记表示,本次研讨会是北京电影学院在理论和文化层面上加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设,面向当下和未来影像技术、与国际学术加强对话的积极实践。

国际性、前瞻性、专业性是此次会议十分鲜明的特色。此次会议除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电影学系教授Chris Berry(裴开瑞)、北京电影学院刘军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电影研究Patricia Pisters(帕特丽夏·皮斯特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林松辉(Song Hwee LIM)教授、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Yomi Braester(柏佑铭)等五位做主题发言外,还汇集了来自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荷兰、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意大利、葡萄牙、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本次会议聚焦数字技术影响下的“无处不在的电影”,观照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摄像机和放映屏幕,讨论由此带来的电影制作、理解、发行、教育、学习中的一系列新问题,具体从数字时代的电影教育、流动性及故事讲述等三个关键词入手,分析相互关联的无处不在的屏幕文化。除主题发言外,本次会议还分设十五个讨论小组,各组中外参会代表就电影节、虚拟现实、香港、青春、全球电影、纪录片、科技、教育、美学、可见度、边境流动、故事叙述、中国电影、屏幕文化与身份投射等热点学术话题做了深入探讨。

(一)数字时代的电影教育

随着数字时代、多屏联动时代的到来,对于电影教育而言,我们必须回答在拍摄和剪辑变得相对容易的当下,电影教育正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视觉和数字文化占支配地位的今天,如何教育“网生一代”;在视频网站、手机媒体制造纷杂影像的现在,专业电影教育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是全球电影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教授在《影像在线时代的电影教育多元化和创意性培养方法》的主题发言中,试图在在线和移动影像的背景下,探索电影教育培养学生多元化和创意性的教学法。在此次主题发言中,他主要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检视了培养学生创意发展的电影教育方法。第一个层面聚焦于如何提升电影教育“教与学”的全过程效果,讨论了采用所谓“多学科方法”来培养学生批评素养的可能性。与传统电影教育往往从史论教学开始不同,刘军教授建议采取先实际拍摄实践动手,再运用叙事学、历史、批评和美学等多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第二个层面他主要对电影教育的教室实践进行了具体检视,并以一些中小学课堂教学为例,介绍了当下旨在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的电影课程的三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大量观看电影,让学生们观看经典影片,重点放在电影的读解教学上,从电影的主题理解,到电影人物和故事结构的分析,外加一些基于观影的自由写作练习。第二阶段主要训练学生掌握与电影制作过程和文化再现相关的分析能力。最后一个阶段则是要让学生们自己“讲出来”,让其与同组的伙伴们合作,通过拍摄自己的短片,来表达他们隐藏在影像背后的崭新创意。

在4月28日主题为“教育”的分论坛上,与会学者们围绕数字时代的电影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进行了讨论。暨南大学谢朝伟老师以普曼大学道奇电影学院为例讨论新技术语境下的影视制作教育,他以道奇电影学院为样本,从传统电影制作与新媒体应用两个方面,对其从宏观的课程设计到具体的教学安排进行考察,借此管窥新技术语境下影像制作教育的理念与现实。贵州民族大学廖璇副教授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当下我国影视艺术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的诸多不合理性,提出规避工具化导向,立足长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盘考虑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全方位结合,深化创新专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四项建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黄媛媛老师的微观研究锁定在新兴媒体技术背景下,电影创作课程中的“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将原本的课堂知识讲授录制成微视频,学生借助网络环境课前观看微视频并收集相应学习材料,空余出来的课堂时间用于师生互动,有针对性地提问与解惑,以及项目练习等。]教学模式,探讨了在翻转要求和艺术诉求中双向构建的教学微视频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激发与监测,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情境设计和程序控制,在电影创作的普适性基础要求和个性化适需学习之间的平衡等课题。重庆邮电大学彭可老师则聚焦“互联网+时代”作为媒介素养培育必要手段的儿童电影教育,探讨视频媒介对儿童成长所造成的新影响,并基于当下儿童电影教育的现状,试图提出更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儿童电影教育的新手段新构想。

(二)数字时代的流动性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影像即时流动性增强,但其文化和艺术传播仍然需要依靠技术、资金和思想。在跨国电影研究兴起二十年后,我们如何看待电影文化和背后思想的流动性?电影节如何促进电影的全球发行?当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稳定,并且变化持续加快时,学术研究以及我们对电影院的体验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都是数字时代到来,影像全球流动加剧后,我们应该思考的新问题。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Chris Berry(裴开瑞)教授在《流动性及其不满:中国的旅行电影》的主题发言中,提到中国电影业正在发展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类型电影为主导的跨界组合,并且随着中国国内票房收入跃居世界第二,全球流动性成为这个新兴行业一直致力的目标。裴开瑞教授认为中国旅行电影,从旅行爱情片到另类文化公路片等众多子类型的出现是对产业和社会文化变革的回应。在此次发言中,他主要介绍了从男性视角的追逐片到女性视角的旅行爱情片等不同类型的中国旅行电影,并思考它们如何体现风险社会的重要机遇和高焦虑特征。同时,他也关注到,对于中国电影业的全球化野心,迄今为止,主流旅行电影的发展并不理想,而与此相对的另类文化公路片却颇受欢迎,时常获得世界各大电影节的青睐。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Yomi Braester(柏佑铭)教授在《数字化画轴: 媒体考古学》的主题发言中,将“画轴”纳入到窗口、银屏等常用来形容媒介的比喻词中,并认为中国的横幅画轴很好地完善了电影理论,反映了文化差异。他还提出画轴可以提供一种在地缘政治中更加协调的观看模式。在对改良的水墨画(上海世博会画轴《智慧的长河》(2010年)、昔日奥运村动画画轴《老北京》(2011年))、电影格式的动画片画轴《美丽的森林》(2016年)、灵感来自于画轴的视频艺术(《上和下》(2008年)、《长征:重启》(2008年))、商业广告Yu+Co房地产推介、电影《长江图》(2016年)等一系列数字化画轴进行检视后,他认为画轴作品对观影者和人工制品提出了相同的视觉移动性要求。视觉移动性的观点把市民的感觉运动与技术诱导的电影运动融为一体。这一现象滑移揭示出时间连续性与空间邻近性要求的歧义关系——对新媒体意识形态展开的核心要求。

1.电影节

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在向国际市场输送电影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政府也一直努力调整相关条例以增强中国电影行业的实力。同时,中国电影在一些最为知名的国际电影节上也屡次获奖,在国际上逐渐获得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香港城市大学Bruno Lovric老师在4月28日主题为“电影节”的分论坛上

提出中国在提供大众娱乐电影的同时,也向国际公众传递着社会信息,影响着国外观众对中国的认知。通过对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上获奖中国影片的内容进行主题分析,他发现尽管中国政府努力减少在国外的负面消息,但对中国政策批判性的认知正在以高度东方主义电影选择的形式回击。日本名古屋大学的Ran Ma老师、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的Seio Nakajima副教授、英国赫尔大学的Lydia Wu老师,则关注着中国独立电影节的发展历程,并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其政治立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生Chrystal Ng检视了欧美将电影节作为教学工具和电影课程的新潮流,并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开展的亚洲第一门学生电影节实习课程——匹亚电影节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教授干预最少的情况下为公众计划和筹办一场为期四天的电影节,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样一种实践性更强的方式来学习电影节。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王笑楠则关注着电影节在全球电影产业当中发挥的关键节点作用。首先对电影节市场建立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进行描述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从“发行人”和“制片人”的角度探讨电影节市场和电影节基金在推动电影国际流通,培育世界电影新生力量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2.香港

在4月28日主题为“香港”的分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康宁对2010年以来的香港本土电影对于香港的想像性建构进行了宏观审视,并将这种想象性建构归纳为“江湖” 的消隐、“英雄”理想的覆灭、前行方向的迷失以及对现实的讽刺与集体焦虑。她认为香港本土电影中的文化流动性体现出香港电影主体性的重生及新香港性的出现,是香港电影能够保持其区域性特征的可行之路。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Gladys Pak Lei Chong把微观研究锁定在《青春的味道》(2016年)这部纪录片上,该片记录了九位90后香港年轻人的生活。她不仅探究了该纪录片所反映的各种主观性,还试图想象香港处于对消失的永恒焦虑中。丹麦罗斯基勒大学讲师Zoran Lee Pecic则对台湾同性恋导演周美玲2008年的影片《漂浪青春》进行了细读,认为该片挑战了跨性别修辞和线性叙述,挑战了已经形成认同的全球同性恋故事。

3.边境流动

在4月29日主题为“边境流动”的分论坛上,日本名古屋大学的MA Ran,详细解读了日本独立电影集团Kuzoku出品的两部小型跨国电影作品。35mm的《Saudade》(2011年)将背景设置在甲府市[ 甲府市,在日本后经济危机中被设置为通用的“区域城市”。],一群边缘化的劳动者、兼职人员和说唱艺人发现他们的生活和兴趣不可避免地与生活在城镇里的外国移民交织在一起。《Bangkok Nites》(2016年)中的主人公小川是自卫队的一位退伍军人,他前往伊森地区(泰国东北部),深陷在其祖国和性与逃亡的东南亚“天堂”之间。Kuzoku利用甲府市、曼谷或伊森地区作为小型跨国聚合和冲突地区,以此来彻底检查战后的日本社会。MA Ran分析了这两部电影是如何制作可见边缘化的主体和场所,使被压抑的声音(巴西移民的嘻哈、伊森地区的Molam民间音乐)发声,并认为这是审美行为和政治的中间渠道。荷兰莱顿大学在读博士Jiyu Zhang借鉴Michel Foucault[ 米歇尔·福柯(1926-1984),法国哲学家、思想史学家]的异位概念,探讨了中国演员/导演徐峥喜剧三部曲《人在囧途》(2010)、《泰囧》(2012)、《港囧》(2015)中的异质空间介导。在福柯看来,异位是指虚构和现实共存的其他空间,此外它也是多种文化形态模式缠绕、冲突和转换的地方。Jiyu Zhang通过徐峥电影中呈现的跨地区和跨国空间以及全球流动,提出了影像呈现的异位解读,展现了电影中介导现实和由商品拜物教塑造的过渡假想之间的关系,并且质问了电影作为媒介是如何发生异位作用,以产生并且取代某些空间的差异性。旧金山州立大学Valerie Soe副教授着眼于吴镇宇从香港到中国大陆的事业轨迹,探讨了网络平台是如何帮助泛中国明星如吴镇宇崛起的,吴镇宇是如何体现Sun Jung所说的“满足当代文化背景各异的消费者们复杂的欲望的”,以及他最近的职业生涯如何反映了华语电影当前的状态以及香港和中国电影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南京理工大学助理教授Qijun Han关注了好莱坞电影历史中重复出现的中国和中国文化元素,并深入探讨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和中国观众是如何接受好莱坞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想象的,以及好莱坞形象是如何影响中国人的自我认知、表达其文化认同的。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候选人Lin SONG则把自己的微观研究放在了中国第六代导演娄烨执导的《春风沉醉的夜晚》(2009年)一片。他认为该片处于中国异性恋规范和全球同性恋文化的边缘,其中的混杂视角[ Lin SONG认为《春风沉醉的夜晚》所处的复杂的社会、文化和财政背景引起了片中对中国同性恋描述的两种混杂方式。第一,影片结合了艺术影院形式和情节剧类型。这样影片既能吸引国外观众也能专注于中国国内观众,梳理出了同性恋与中国亲情观之间的关系;第二,Lin SONG认为混杂视角塑造了片中对于同性恋的描述并包含了对西方同性恋敏感性和对当地情势的专注,导致了对中国同性恋复杂甚至不连贯的叙述。]是既跨国构思,又扎根本土的新一代中国电影对中国古老亲情批判思考的典范。 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重点关注了中韩电影的合拍与跨文化改编,并提出警匪类型电影的互文本改编展现出了复杂的文化差异性与流动性。中央民族大学石嵩副教授关注着中国功夫片的中西方差异接受,选取了李小龙和周星驰两个典型的海外接受案例,围绕着他们在中西方语境中差异的接受和解读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中国功夫片海外研究的本质。西北师范大学赵丽瑾副教授聚焦明星面孔的国际流通,对近年来越来越多国际制作影片主动邀请亚洲面孔加入,然而资本操控下的亚洲面孔及意义却越来越模糊的现象做了解读。北京大学博士后田亦洲力图运用阿尔君·阿帕杜莱的五种景观模式[ 阿尔君·阿帕杜莱的五种景观模式,即族群景观(Ethnoscapes)、媒体景观(Mediascapes)、技术景观(Technoscapes)、金融景观(Finanscapes)与意识形态景观(Ideoscapes)。],以李安电影为例,对存在于电影领域的诸种全球化症候予以解读和剖析。

(三)数字时代的故事讲述

对于数字时代的故事讲述而言,增强的流动性引起了电影形式、类型、民族电影及其讲述方式的杂糅。在数字时代如何将互联网作为一个形式、内容和技术的平台来讲述故事?虚拟(VR)和增强现实(AR)的出现将怎样改变电影的制作和感知方式?新的视觉制度是怎样出现并改变电影语言的?我们怎样在神经影像的辅助下,通过关注情节的运动影像和关注观点的时间影像,来体验人物的心理景观?这些都是新媒介对故事叙述突出的新挑战。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Patricia Pisters(帕特丽夏•皮斯特斯)教授在题为《神经影像中的故事所在何处?》的主题发言中,将数字时代的当代电影描述为“神经影像”(Neuro-Image)。她提出在数字时代,当我们欣赏影视作品时,主要通过主观心理景观进入电影世界,而主观心理景观并不总是遵循经典的讲故事规则;相反地,“神经影像”经常以感情参与的首要性、虚假的幻觉力量和复杂的非线性时空结构为特征。帕特丽夏•皮斯特斯教授还深入探讨了数字电影的特征,并将其作为开放的视听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及电影制作人、互联网用户均参与到世界记忆的创造中这一现状是如何完成的;神经影像的逻辑数据库中的故事所在何处;当代数字美学中,我们会发现哪些叙述策略和原则等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林松辉(Song Hwee LIM)教授在题为《迈向贫穷电影: 赵德胤电影中无处不在的偷渡》的主题发言中将耶什•格洛托夫斯基(Jerzy Grotowski)倡导的“贫穷戏剧”[ 贫穷戏剧,耶什•格洛托夫斯基在开创性论文《迈向贫穷戏剧》中倡导的一种可实现骨肉剥离进而揭示艺术形式本质的新型戏剧形式。] 概念引入电影媒介,在对来自缅甸的台湾导演赵德胤(Midi Z)的“归乡三部曲”[ 赵德胤“归乡三部曲”,即《归来的人》、《穷人。榴莲。麻药。偷渡客。》、《冰毒》三部剧情长片。]进行细读后,他认为赵德胤的电影实践正是基于一种相似的需要反思电影本质的框架原理。“归乡三部曲”的制作窘境不仅符合叙事前提,即故事发生在上述国家的贫穷地区,而且需要以打游击的方式来推广电影制作流程和讲述电影,使其无处不在。林松辉教授还指出在这个数字技术使电影制作和消费几乎无处不在的时代,在世界上一些地区,制作和观看电影仍然是一种需要秘密进行的颠覆活动。

1.虚拟现实

在4月28日,主题为“虚拟现实”的分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章文哲探讨了中国电影及虚拟现实中的影像制作技巧。在当下的VR电影拍摄中,为了突显360度全视角的影像风格并保证影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连贯性,主创者往往在压缩摄影视点的变化范围与创造“视点内剪辑”的两难中迟步不前。章文哲从研究VR电影中摄影视点的变化切入,讨论了华语电影的视点先天具备全视角的亲近性;并且提出全视点观看模式也是华语电影在媒介革新趋势中的后发优势。广州暨南大学任珊老师探究了VR技术对动画电影风格的影响。她认为VR虚拟技术的沉浸式、多感官交互体验,对二维动画电影存在的意义和动画受众群体结构两方面造成了冲击,最终对动画电影风格产生了多重影响,主要体现在美术风格、人物表演风格、故事类型、故事的主题性四个方面。北京电影学院青年教师薄一航博士从计算机视觉的角度出发,解密了虚拟现实电影中的增强现实技术。薄一航通过实时分析真实场景,将计算机生成的各种虚拟信息跟踪、定位到真实场景当中(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目标的检测、识别、跟踪以及语义理解等计算机视觉技术),从而揭示出计算机技术是如何为增强现实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五邑大学王则蒿老师对三部剧情电影《刺客聂隐娘》、《路边野餐》和《大卫•林恩的中场战事》,两部纪录性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我的诗篇》进行了叙事学分析,以期获取反抗数码时代的超级真实和电影消费主义美学的代码,同时为建构万物互联+VR的融-象化时代的电影叙事学寻找可能的途径。

2.纪录片

数字媒介的到来,电影的全球化流通,也为纪录片带来了全新的叙事形式。在4月28日,主题为“纪录片”的分论坛上,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候选人佟珊将自己的微观研究放在了CNEX[ CNEX是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影视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的一个纪实影像项目,由“华人新世代”的英文ChineseNext组合而成的。这个项目将招集来自各地的专业人士,致力于全球范围内华人纪实影像的开发合作与交流推广。 ]这个个案上,通过聚焦其培训活动和跨国联盟,来理解机构性因素是如何影响中国独立纪录片的生产与讲故事方式的。为培养本土人才与方便本土-全球的交流,CNEX举办CNEX华人纪录片大会(CCDF)和Sundance-CNEX剪辑工作坊。佟珊介绍道,在CCDF的培训工作坊和正式提案中,纪录片项目被打磨以满足国际播出商的要求。“有潜力”的项目被遴选并带到其他地区性或国际性的创投论坛去寻找投资,CCDF也因此成为全球创投网络中地方性的一环。在Sundance-CNEX剪辑工作坊中,处于后期制作阶段的项目被重新结构成具有普适性的经典叙事模式,以吸引大众观众并增强影片的情感吸引力。在此基础上,佟珊提出CNEX所采取的经典叙事和全球流通策略,除了牟利,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本土和全球观众;而且CNEX将纪录片作为一个类型加以利用,来传播有关中国的知识与经验。康考迪亚大学(蒙特利尔)助理教授Joshua Neves重点关注了当代纪录片中的无人机拍摄现象。Joshua Neves以当代摄影作品为基础,研究了Meir Wigoder所说的“自由非直接式图像”——一种没有创作者的特别创作模式,来帮助我们思考这些构成我们日常生活和无处不在的电影的新习惯和视觉机制。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赵谦博士重点关注了“现场纪录片”[ “现场纪录片”,这种纪录片创作形式采取了文献剧(Documentary Theater)和纪录片等手段相结合的做法,并将影像、图片和现场解说、演奏并置,有时候会加入观众的互动。]这一并不多见的纪录片创作形式,主要分析了“现场纪录片”最主要的践行者旧金山电影人Sam Green2010年的代表作《乌托邦的四个乐章》中的叙事方式,他认为格林导演的做法是迫使观众选择更“传统”的观看方式,和观众一同完成故事讲述,也在故事进行中实现了“即兴”和互动;同时这也是对“散文电影”、“个人化讲述”的一种极致化的发扬。

3.故事叙述

在4月29日主题为“故事叙述”的分论坛上,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李彬关注到《长江图》、《路边野餐》、《诗人出差了》等新导演、新影片都不约而同地开始讲述现代中国的“流浪故事”。这几部影片在影像的流转之间都穿插着大量精美的诗句,吟咏探究着现代语境下,古老中国的个体生命在漂泊与乡愁之间的精神追求,与影像交相辉映,形成叙事张力。李彬认为诗歌的非理性、碎片化、情绪化,使影像含义更为多重,指涉更为丰富,超越现实时空,将情感与叙事与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相连接,并进行意象化结构,与当下中国的现实境遇与乡愁情结形成“互文”。黄河科技学院杨会军老师、北京大学博士石贤奎以美国电影剧作研究史为案例,尝试以“路径研究”为切入点,来分析世界电影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美国电影剧作研究中涌现出的、有一定影响的故事形式和叙事理论形式。两位老师按照世界电影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将美国电影分为五种电影故事形式和与之对应的五种有影响的叙事研究路径。[ 具体划分如下:默片阶段,戏剧性电影故事和“戏剧理论”研究路径出现;40年代有声片阶段,电影化故事和用“电影本体”讲故事的观点增多;伴随类型化电影故事兴盛,类型叙事研究萌芽于60年代前后出现;80年代“高概念”电影故事阶段,斯托弗·沃格勒等人的原型剧作研究诞生;90年代后,跨媒体电影故事形式增多,亨利·詹金斯等人为首“跨媒介叙事”研究路径形成。]同济大学鞠薇老师借用流散理论和杂糅理论,分析了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交叉叙事策略,以及主人公流散身份和杂糅身份的复杂呈现。浙江工业大学李芸老师基于儿童社会学视角,剖析了儿童电影在现实与想象之中的“夹缝”现象:题材过于现实,缺乏吸引力;形式过于娱乐,丢失教育性;媒介过于多元,放弃传统影院等。面对如何在儿童的梦想中“消解”社会现实这一问题,李芸老师提出儿童电影理应有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叙事中的魔幻、戏剧性的结构处理、儿童的偶像塑造等思维方式,丰富的想象、动听的音乐和拟人的动画等传播手段,侦探、拟人、歌舞形式、科幻形式等呈现方式来包装社会问题。

“无处不在的电影——数字时代的电影教育、流动性与故事讲述”国际会议旨在汇集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探讨数字媒介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电影教育以及电影理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本次会议也是北京电影学院在理论和文化层面上加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设,面向当下和未来影像技术,与国际学术对话的积极实践。

 

Copyright 2018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18103号-1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号B区103(电影频道院内) 中华爱子影视教育促进会  电话:010-82040173  电子邮件:huodong@camtec.org.cn